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流行期分泌性中耳炎患病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郝欣平, 陈彪, 石颖, 傅新星, 陈静, 李永新
摘要152)      PDF (441KB)(67)   
目的 评估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流行期分泌性中耳炎患病年龄构成比的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1日~2019年1月31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符合诊断与排除标准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称为新冠前组;2022年12月1日~2023年1月31日在该科就诊的符合诊断与排除标准的分泌性中耳炎病例,称为新冠期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侧别和听力学检测结果等。并将这两个时期纳入本研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总数、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患病侧别比和听力学检测结果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新冠前组的患者总人数为1 872例,年龄(30.45±23.17)岁,男性949例,女性923例,其中儿童患者910例,成年患者962例。新冠期组患者总人数1 194例,年龄(48.31±18.92)岁,男性623例,女性571例,其中儿童患者95例,成年患者1 099例。新冠前组与新冠期组之间,总体患病年龄分布不同(Z =-20.820,P <0.001)。儿童患者与成年患者的构成比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46.838,P <0.001),儿童患病比率显著减少,成年人患病比率显著增加。新冠期组与新冠前组相比,在儿童组7~18岁年龄段的患病比例明显减少(Z =-5.641,P <0.001),在成年人组46~75岁年龄组的患病比例明显增加(Z =-3.134,P =0.002)。新冠期组与新冠前期组相比成年患者中男性患者增多,具有显著性差异(χ2=5.15,P =0.023)。患病侧别构成比、平均骨气导差值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流行期与疫情之前相比,分泌性中耳炎的患病群体年龄构成比明显改变,儿童所占比例显著降低,成年人所占比例显著增高。
2023, 30 (12): 768-.
多参数磁共振显示听神经瘤患者迷路信号改变的对比分析
姜雨薇, 王宇辰, 王杰, 郝欣平, 李永新, 杨本涛
摘要363)      PDF (679KB)(160)   
目的 比较多参数磁共振显示听神经瘤患者患侧迷路信号改变的效能,寻找识别迷路信号变化的最佳MRI检查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的MRI资料,共39例。选择耳蜗为研究对象,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共同进行患侧与健侧的耳蜗信号定性评估与定量测量,统计病变大小及位置,分别计算患侧与健侧的耳蜗信号强度/脑干信号强度的比值,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进行分析,判断患侧与健侧耳蜗信号强度/脑干信号强度比值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同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在各序列在判断耳蜗信号强度变化的诊断效能。结果 T1WI(20.5%)、增强T1WI(30.8%)、T2WI(15.4%)及增强延迟3D-T2 FLAIR(100%)显示患侧耳蜗信号相对健侧为高信号,水成像(83.3%)显示患侧耳蜗相对健侧为低信号。除T2WI序列外,患侧与健侧的耳蜗/脑干信号强度比值在其他各序列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增强延迟3D-T2FLAIR的曲线下面积(AUC=0.822)最高,其次为水成像。结论  增强延迟3D-T2 FLAIR在反映听神经瘤患者耳蜗信号变化更具优势,水成像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为揭示听神经瘤引起迷路成分的病理生理改变提供新的无创检查方法。
2022, 29 (11): 708-.
耳源性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CT及MRI表现
陈树斌,杨本涛,于子龙,郝欣平,李永新,胡蓉,王杰,潘晓丹
小听神经瘤的手术治疗策略
郝欣平,陈树斌,张家亮,李永,王杰,王翰菁,李永新
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应用指南(2004版修订)
魏兴梅,陈彪,崔丹默,郝欣平,陈树斌,王杰,李永新
单纯前庭导水管扩大行人工耳蜗植入患儿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鲁海平,魏兴梅,王杰,郝欣平,陈树斌,李永新,苏巧彤,拱月,陈彪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置管术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田媛,石颖,魏兴梅,王杰,苏巧彤,王杨,郝欣平,陈彪,拱月,李永新
纯音听力测试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听骨链状态的评估价值
郝欣平 李永新 于子龙 郑雅丽
摘要140)     
2012, 19 (4): 193-195.
耳科主治医师培养思考
李永新 王杰 郝欣平
摘要151)     
2012, 19 (2): 107-108.
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临床分析
刘广平 郝欣平 曹波 沈蓓
摘要147)     
2009, 16 (6): 337-339.